納米技術的形成
納米技術的形成
幾十年前物理學研究從單個原子到固態物質的性質演化,從1個原子到2個原子、5個原子、8個原子-----研究這個過程,就是早期的納米科技,它可以成為納米科學,但不能稱為納米技術。
納米技術是近十幾年才提出的概念,形成納米技術有五大原因:
第一的原因是工具的發現,特別是掃描探針顯微鏡,隧道顯微鏡,能夠看見、能夠操作納米結構;
第二是工業的需求,微電子技術根據莫爾定律,微電子器件縮小到一定程度就走不下去了,必然要進入納米尺度,這就是微電子工業的需求;其他工業的需求也是如此;
第三是近年來發現了許多新的納米結構,如:一維納米結構、二維納米結構及三維納米結構等,以前大家都沒注意這些結構;
第四是這些新的結構所導致的獨特的性能;如:表面與界面效應、小尺寸效應 量子尺寸效應、宏觀量子隧道效應。
第五是計算機模擬技術的成熟,對一些超快的、超短的過程能夠展現出來。
皮米是10-12m,是納米的千分之一,包括時間和長度的概念,納米是10-9m,微米是10-6m,各相差一千倍。
皮米級的科技,納米級的技術,微米級的應用。這是我們新稀人的追求!
2022年10月11日 13:56
?瀏覽量:0